找到相关内容2380篇,用时2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尕藏加: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3

    土观宗派源流》记载:“关于他空见的论点在《了义海论》中说:‘一切诸法实相胜义谛是常恒坚固不变的。阿赖耶有识智二分,此属智分,复是胜义法性的三宝周遍一切情器世间,是界觉性无差别的天众,此与如来本住种性...吉尼玛作过具体解释:“此派乃是将如来的言教,即三藏教义,一切无遗的都摄入在阿底峡尊者三士道次第的教授之中,作为修习,所以名为噶当巴(注:《土观宗派源流》第46页)。指出佛祖所讲的经律论三藏在内的一切...

    尕藏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31864691.html
  • 祖师禅与分灯禅——兼论中国禅与日本禅

    即佛”,而是慧能对于“心”本身所做的根本性变革,亦即把传统佛教所说的“真心”变成众生当前现实之人心。  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禅宗所说的“心”,与印度佛教经典所说的“心”一样都是指“真心”、“如来...章载:  仰山问香严智闲:“师弟近日见处如何?”香严  曰:‘‘某甲卒说不得,乃有偈曰:‘去年贫,未是贫,今  年贫,始是贫。去年贫无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  无”。仰山曰:“汝只得如来禅,未得祖师禅。...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2464994.html
  •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教授修行及诸谛”释义

    无为、无生、无尽、离尽、常恒、坚固、不变、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缠、完整无分、具有超过恒河沙数的不可思议功德、如来法身。世尊!就像“未出烦恼缠的善逝法身称为如来”的说法一样,详细的说法,当知应如(《胜鬘...庄严论明义释》和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解释“修行及诸谛”这一部分的译注。  《现观庄严论》的印、注疏,向来都以调和瑜伽和中观二宗,或“瑜伽行中观派”的宗义来注解《现观庄严论》。然而笔者却发现,在...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3465005.html
  • 周叔迦:中国佛教史(2)

    真如受熏缘起而成一切法。此真如即是佛性,即是如来自性清净心,即是第九阿摩罗识。能变之识唯是第八阿赖耶识,而前七识是能缘。阿陀那识是第七识而非第/\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皆能成佛,无有永不成佛的。...的关系可知。智俨从法顺受华严法界观门,又从彭渊的弟子智正听受《华严经》,陶研《十地品》中六相之义,将地论师所主张的一切法唯是一如来所变现,发展为一切法互相融通共为缘起,也就是由如来缘起(真如缘起)...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3365221.html
  • 太虚法师著:中国佛学(1)

    的佛性,却隐密地藏在其中。此隐密的佛性,或名如来。三、事佛性,即在事用上有种种的功能,可能令众生转化而成佛。这是着重在可能性上讲,可能性即如唯识论讲的第八阿赖耶识中含藏有解脱生死趣向涅槃的佛性种子,...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此即明顿悟自心,即心即佛的宗旨。又说:“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此禅也——最上一乘禅——。达摩未到,古来诸家皆四禅八定,天台依三谛修三止三观,义虽圆妙然亦前诸禅相。惟达摩...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4665237.html
  •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详注(1)

    识,王所未分,心境未彰,故云一炁也。谓依如来,有生灭心,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而成阿赖耶识。内有此识,外有空界,所谓晦昧为空者。故知一炁是彼识体,不了本空,转成能见能现,于是遂有根身器界之分,...菩提。  准提咒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提,俱胝喃,恒侄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迎佛文  想自身即毗卢,毗卢即自身,总成一大光明。起立执炉,口和心想、恭迎如来人坛。  毗卢如来(拈香),毗...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5365314.html
  • 天台宗教典

    第一义悉檀”。2.约教释,将如来一代教化分为、通、别、圆四教,就此四教,由浅至深,解释经文。3.本迹释,从本地、垂迹二门,解释如来和弟子的事迹。4.观心释,将如来所说的法义,作为观心的对境来解释经文。...大正》(第三十四册)本等。   《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以第二品《方便品》、第十四品《安乐行品》、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和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最重要。本书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品名和大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5165538.html
  • 喻禅与喻诗

    例子,用它来讲解佛性圆满具足的道理。到大乘瑜伽行学派的唯识学兴起,提出“转识成智”,又往往以镜喻来说明内识的清净本质,如《楞伽经》说:  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身现流亦复如是。(注释: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又卷三:“譬如镜中像,虽现而非有。于妄想心镜,愚夫见有二。”又卷四:“甚深如来,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薰。如实现观察者...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5365828.html
  • 坛经的功夫哲学

    本质做型态规定的理论性问题,在佛教义理系统中的存有本质──可以从如来观念或般  若观念等来界定,如何落实于人性存有的理论归结。当然,在中国佛学观念发展中,自竺道  生以后,“佛性本具”、“众生皆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2765857.html
  • 唐君毅《谈中国佛学中之判教问题》

    佛之无边功德,无边智慧;则无论于此体,说之为法性,或中实理心,或真善妙色,或实际,或实相,或三因佛性,或法性真如海,或如来,或性起正法之性海,或常住真心,或自性清净心,只要此所依之体能直显于修道工夫...之本身,仍有其教义,如般若须出于大悲,与方便配合等,此不可以三论之破邪尽之。  次一个判教的大师是智顗。智顗之判教,分佛说法为华严、鹿苑、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之五时,又分、通、别、圆,为化法四教,顿...

    唐君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3965928.html